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西安思源學院 編輯:佚名
西安思源學院是幾本?西安思源學院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對于它是一本還是二本我們還需要去官網進行了解。不同層次的本科學校,在錄取分數線上也是有區別的,這樣學生就需要了解清楚學校究竟是幾本才能更好的填報志愿。那么,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下西安思源學院的本科屬性。
通過近年西安思源學院在各地錄取批次得知:西安思源學院在各地都是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所以西安思源學院是二本大學。
具體,請參照該校在你所在省份的招生批次,如下:
西安思源學院各省市錄取批次
招生省份文理科招生類型年份錄取批次分數線錄取位次省控線 新疆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316 0 290 安徽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41 156457 435 四川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41 169086 426 河南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37 254266 405 貴州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362 130301 360 陜西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390 102524 344 寧夏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369 22043 350 廣西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373 119477 343 江西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49 118395 440 山西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C段 402 0 373 甘肅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K段 368 72568 345 云南 理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及預科 440 90328 430 新疆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357 0 334 安徽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97 39687 480 四川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90 53784 466 河南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65 78388 445 貴州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73 42645 471 陜西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36 33394 400 寧夏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55 6507 425 廣西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44 42586 421 江西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 492 37787 472 山西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C段 443 0 409 甘肅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K段 442 20250 425 云南 文科 普通類 2022 本科二批及預科 520 36154 505西安思源學院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否 是否是211 否 是否是雙 否 主管單位 陜西省教育廳 創建時間 1998年 博士點數量 一級:0,二級:0 碩士點數量 一級:0,二級:0 學校類型 綜合類 所在城市 西安市 辦學層次 普通本科學校是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的全國高校首家"創新能力培訓試驗單位",是陜西省創造學會理事長單位和中國創造學會副理事長單位。學校主編的《大學生創新教育》一書被評為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申報的"大學生創新教育實踐研究"獲"陜西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學校已連續舉辦了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18屆"創新文化節",開展創新創業成果展示及應用賽事等活動,目前已經形成由機械電子創新大賽、信息服務創新大賽、文學創作創新大賽、藝術設計創新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社會服務創新大賽、方案設想創新大賽、數理應用創新大賽8項賽事組成的創新賽事育人體系。學校創新成果豐碩,累計獲批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和軟件著作權等200多項。學校的創新教育2016年獲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創新創業教育文化建設獎,2017年榮膺創新中國杰出貢獻單位,2018年獲陜西省創造學會創造成果獎先進單位,2019年獲中國創造學會學術論壇一等獎,得到中國科協、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科技廳、陜西省社科聯、陜西省科協等單位的高度評價。
學校積極響應跟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學術和科研合作與交流,鼓勵青年教師赴國外訪問、進修、研究及攻讀博士學位,多年以來,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省教育廳的支持下,學校先后選派多批次青年骨干教師赴匈牙利、馬來西亞、泰國、韓國及國內著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這些學成回校任教履職的青年骨干教師,在學??蒲小W科建設、教育教學創新發展等方面,承擔了眾多科研教學研究項目,帶動了學科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發揮了關鍵引領作用,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人文交流,吸引眾多的國際政要、駐華使節、知名教授和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及開展訪問交流活動。
學校探索多種模式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實施本土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形成鮮明的國際化辦學特色。學校與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法國、葡萄牙、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30多所大學建立了以互認學分為基礎的分段教學聯合培養機制,與歐美、東南亞、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開展交換生、訪學等出國留學項目和海外實習實訓。2019年學校經陜西省教育廳批準、教育部備案,獲準招收來華留學生和港澳臺僑學生并開展國際學生教育。